東莞的萬酷電子生產的醫用手持式無線二維條碼掃描槍就采用可消毒可抗菌機身外殼,能有效抵御醫護環境中常用的刺激性清潔劑的腐蝕。并采用13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具有超遠距識讀性能,可識讀3mil以上條碼,輕松讀取紙張、商品、屏幕等不同介質上的條碼,這也滿足了非常時期的特殊要求。
近日,疫苗界喜訊連連,先有國產新冠疫苗在阿聯酋的試驗取得重大突破,有望近期在國內獲批上市;后有疫苗上市后追蹤溯源體系已在部分城市全面覆蓋。
來自于阿聯酋三萬多名志愿者的臨床試驗顯示:國產的新冠疫苗對病毒感染的有效性為86%,中和抗體轉陽率為99%,能100%預防中度和重度新冠肺炎病例。
阿聯酋官媒阿通社英文推特
這無疑是抗疫近一年來最令人期盼的事情,目前這第一支國產疫苗已經向國家藥監局提交了新冠疫苗上市申請,隨著數據的復核和相關的準備工作,相信很快就會迎來振奮人心的大好消息。
而對于歷年來疫苗上市后的安全追蹤問題,近幾天也從新疆傳來了喜訊。12月3日于新疆召開的《疫苗管理法》《藥品管理法》實施一周年座談會上,有消息指出新疆全區已基本實現上市疫苗全過程可追溯,已完成100%上傳和使用疫苗藥品采購、冷鏈通輸和預防接種等數據信息。
早在2018年11月,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藥品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對藥品追溯體系建設作出規劃,要求追溯體系最先覆蓋疫苗產品,實現疫苗上市后全過程可追溯、可核查。
此次新疆方面在疫苗溯源取得的重大成績,除了政策上積極響應、堅持貫徹實施;也主要取決于溯源技術的實現。眾所周知,疫苗從上市后到接種者體內需要經過生產、封裝、冷鏈運輸再至接種等環節,以前咱國內還支持由單位組織的批量采購,沒辦法精準實現疫苗最小包裝單位的生產、儲存、運輸、使用長期全過程可追溯、可核查。
在國家相關法律出臺后,國家要求必須完成疫苗追溯系統上線和數據上傳,倒逼疫苗生產企業切實改進疫苗質量管理制度,確保疫苗安全有效,并實現疫苗藥品“一苗一碼”,全程可追溯,一旦發生問題也能及時召回。
而在疫苗的溯源監管環節當中,需要用到一個至關重要的工具,就是醫用掃碼槍,這也是工作人員及時獲知疫苗真實數據和信息的最快捷途徑,目前國內這塊的技術嫻熟,特別是在新冠疫情還不能松懈的節點,對掃碼槍的功能和性能有了新的要求。而來自于東莞的萬酷電子生產的醫用手持式無線二維條碼掃描槍就采用可消毒可抗菌機身外殼,能有效抵御醫護環境中常用的刺激性清潔劑的腐蝕。并采用13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具有超遠距識讀性能,可識讀3mil以上條碼,輕松讀取紙張、商品、屏幕等不同介質上的條碼,這也滿足了非常時期的特殊要求。

巨能掃醫用掃描槍
隨著新冠疫苗研發的階段性勝利及疫苗溯源的跟蹤體系上線,這兩者的完美配合,相信能緩解近年來疫苗事件引發的信任危機,讓咱國民接種上安全可溯源的疫苗,造福我們的人民。